LY_T 2991-2018 煤矸石山生态修复综合技术规范

ID

47BE35193976495991DDC062E64FB0C5

文件大小(MB)

0.6

页数:

9

文件格式:

pdf

日期:

2024-8-14

购买:

购买或下载

文本摘录(文本识别可能有误,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,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):

ICS 65. 020. 20,B 64,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,LY/T 2991—2018,煤奸石山生态修复综合技术规范,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coal gangue dumps,(发布稿),2018- 12- 29 发布2019-05-01 实施,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发布,LY/T 2991—2018,目 次,前 言..II, 范围. 1,2规范性引用文件.. 1,3术语和定义 1,4煤肝石山基本概况调查.. 2,4.1 自然概况和形成历史 2,4.2 煤肝石山类型划分..2,4.3 煤肝石山温度测量.. 2,5煤肝石山自燃治理 3,5. 1 材料 3,5.2 浅层喷射注浆防控火3,5.3 深孔注浆灭火 3,6煤肝石山稳定性治理. 3,6.1 削坡分阶. 3,6.2 砌筑挡墙. 3,6.3 排水系统. 3,6.4 道路建设. 3,7煤肝石山表层土壤构建.. 4,7. 1 基材 4,7.2 客土 4,8煤肝石山植被恢复 4,8. 1 植物种选择.. 4,8.2植被恢复技术 4,9植被养护.. 5,9.1 初期养护. 5,9.2 后期养护. 5,10煤仲石山治理验收.. 5,10. 1 稳定性验收. 5,10.2 温度验收. 5,10.3 植被恢复验收 5,LY/T 2991—2018,刖言,本标准按照GB/T 1.1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,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,本标准起草单位: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、北京林业大学、山西潞安矿业(集团)有限,责任公司、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、云南省林业科学院、西施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、水利部水土保,持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,本标准主要起草人:崔明、周金星、冯国宝、秦伟、李海波、李贵祥、张卫、刘玉国、赵平、闫鉴、,杨亚平、王彪、单志杰、赵廷宁、安永兴、李峰、郭伟、贾霁群、王勇坚、刘加カ,II,LY/T 2991—2018,煤奸石山生态修复综合技术规范,1范围,本标准规定了煤秆石山生态修复综合治理的基本概况调查、自燃防治、稳定性治理、表层土壤构建、,植被恢复、植被养护等技术措施及验收标准,本标准适用于煤秆石山生态恢复综合治理工程,其他类型的矿山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可参照执行,2规范性引用文件,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。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,件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最新版本(包括所有的修改单)适用于本文件,MT/T 702煤矿注浆防灭火技术规范,GB 5043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,SL 386水利水电工程边坡设计规范,GB 50330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,GB-T16453. 4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ー小型蓄排引水工程,GB/T 23486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 土地改良用泥质,GB 6142禾本科草种子质量分级,GB 7908林木种子质量分级,GB/T 15776造林技术规程,GB/T 15781森林抚育规程,3术语和定义,3. 1,煤帀干石山 coa I gangue dump,煤矿集中堆置废弃煤肝石的场所,常由绞车提升、翻阡机倾倒,自然成山,多呈锥形或脊形,3. 2,米测温法 one metre thermometry,在距地表ー米范围内测取山体温度折算表面山体温度,降低环境影响误差的测温方法,3. 3,十字交叉测温法 cross thermometry,沿测温点水平方向,以1m为间距布置热电偶测温,找到最高温度点,再以此点为中心,沿竖直方向,以1m为间距布置热电偶测温,根据各点的温度值,确定火点纵深核心位置和火点范围的测温方法,1,LY/T 2991—2018,3.4,碱性纤维胶体泥浆 f i reproof a I ka I i ne f i brous col Io ida I s I urry,采用传统注浆灭火惰性材料配方中的碱性物质,添加增稠物质和纤维物质组分配制而成的泥浆,3.5,浅层喷射注浆shal low jet grouting,在叶石山表面采用机械设备高压喷射防火泥浆,使泥浆注入肝石缝隙的施工方法,3. 6,深孔注浆 deep boring grouting,向煤肝石山深层开导流孔,再通过注浆管向肝石山深部注入防火泥浆的施工方法,4煤砰石山基本概况调查,4.1 自然概况和形成历史,对煤阡石山的地理位置、气候条件(年均降水量、年均温、主要风向、年均风速、无霜期)、地形,地貌、堆积方式(单点延续推移翻倒堆积、多点叠加翻倒堆积、分层碾压隔离堆积)、堆积高度、开始,排肝时间、停止排肝年限以及煤肝石山周边自然植被(群落结构、种类组成、优势草本、灌木分布格局),等进行调查,4.2 煤奸石山类型划分,4. 2.1按稳定状况划分,宜分为:完整堆积陈旧砰石山、挖铲扰动阡石山、自燃阡石山,4. 2.2按燃烧状况划分,宜分为:处于燃烧孕育期的砰石山、处于燃烧发展期的砰石山、处于燃烧衰退期的研石山,4.3煤砰石山温度测量,4. 3.1测温程序,肝石山测温应在山体整形前、后分两次完成。整形前测温工作程序依次为表面温度测量、米测温法,确定高温点、十字交叉法确定火点。整形后,对肝石山地表温度和深层温度定期进行监测,4. 3. 2表面温度测量,在煤肝石山表面布置测温网,采用十字网格交叉的形式布置节点,节点间距宜为5nLi0m。利用手,持式红外测温仪测量节点表面温度,对比环境基准温度得出表面温度相对值,以划定砰石山表面温度异,常区域和异动区域,4. 3.3米测温法确定高温点,对表面温度异常区域的测……

……